内容页搜索

(一)分湖大胜柳氏家族

概 述

黎里柳亚子之柳氏家族,其始祖自山西迁徙浙东,明末兵燹,柳氏家族柳春江等三兄弟又从浙江宁波府慈溪县祝家渡迁居北厍南东村,成为移居北厍的始迁祖。在迁北厍前后,中间世系颇多,无法考查。根据《分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记载,六世柳学洙从北厍南东村迁大港上,七世柳逊村从大港上迁大胜,成为移居北厍大胜的始迁祖。

七世柳逊村移居大胜后分为三支,各建房屋。长子柳春芳(养斋),在东边,号为东墙门;次子柳敏芳(秀山),在中间,号为中墙门;三子柳树芳(古楂)在西边,号为西墙门。三兄弟构成柳氏家族八世传人。

八世柳树芳,柳亚子高祖父,字湄生,号古楂,育有两子:长子兆青、次子兆薰。九世柳兆青,字起亭,因秀山中年早逝,无子息,古楂将兆青过继秀山。但兆青逝世更早,也无子息;九世柳兆薰,字莳庵,柳亚子曾祖父,育有两子:长子应墀和次子应奎。十世柳应奎,字芝卿,未婚早逝,无子,兆薰将应墀过继应奎;十世柳应墀,字笠云,柳亚子祖父,育有两子两女:长子念曾、次子慕曾,长女兰瑛、次女玉瑛。十一世柳慕曾,字巳仲,号无涯,育有两子:长子冀高和次子景高;十一世柳念曾,字寅伯,号钝斋,生有一子四女,子慰高(柳亚子),长女隆权、次女平权、三女公权、幼女均权。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后,由于时势和家境发生巨变,持续一百多年聚族而居的大胜柳家,各奔前程。柳念曾家从大胜迁往黎里,柳慕曾家从大胜迁往周庄,还有的纷纷搬至莘塔、芦墟、同里等地,大胜柳家就剩八世春芳一族后代独撑三个墙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柳念曾一家从大胜迁往黎里,借住周元理早期住宅寿恩堂。光绪三十二年,十二世柳亚子与郑佩宜结婚。民国元年(1912年),柳亚子之父柳念曾去世。民国11年,柳亚子一家移居黎里周赐福堂(即今柳亚子旧居)。柳亚子育一子两女:子无忌,长女无非,次女无垢,成为柳氏家族的第十三世。柳无忌育一女:柳光南,现为美籍华人。柳无非育一子一女:子陈君石,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女陈君华已去世。柳无垢育一子柳光辽,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大胜柳家属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其著书立说之举代代相传。柳树芳,著有《养余斋》初、二、三集,编辑《河东世乘》,继而编写《分湖柳氏家谱》;柳兆薰,著作甚多,著有《东坡词编年笺注》3卷、《胜溪钓隐诗录》3卷等;柳应墀著有《笠云文稿》10卷、《笠云赋抄》2卷、《笠云杂识》2卷等;柳亚子一生则写下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其爱国情怀感染着当代进步人士。柳亚子三个子女都继承父亲遗志,爱国敬业,努力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及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大胜柳家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之美德。当遇到灾情时,带头开仓低价粜粮给饥民;闻人有难或有病痛者若自身事,必想法周济之等善事枚不胜举。

 

人物

柳逊村17531807

柳逊村,名玉堂,字卫莹,柳树芳父。其家族这一支自他起从分湖大港分出,迁往大胜港为大胜柳氏始迁祖。清嘉庆九年(1804年),闹水灾引起粮价暴涨,贫民要求当政者下令让富户平价粜粮而不予理睬,贫民们才纷纷拥向富家夺粮。清政府派兵弹压,当地官员乘追查闹事者机会,挟嫌报复,滥及无辜善良者。柳逊村家以好善闻名周围,带头开仓以低价粜粮给饥民,在他的影响下,当地其他富户也低价出售储粮,故大胜一带未发生夺粮等暴横事件,饥民们也未遭受迫害。大胜村周围,凡发生死后无钱殓葬者,他慷慨出资举办义冢,使贫穷者免遭死无葬身之地的凄惨景况。同村有胡姓者,孤儿寡母,生活上发生严重困难,逊村无偿供给衣食直到孤儿成年自立。

 

柳树芳17871850

柳树芳,字湄生,号古槎,晚号粥粥翁。少年时勤恳于学,为文不用起草即成,博得塾师袁雨寰赏识,认为求取功名指日可待。年23岁患咯血症乃弃举业而学诗。为人伉爽警敏有大度,无意于琐屑事,嗜学不废。乐善好施,家乡有善举之类的事,他必躬与其事,竭诚襄助。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遭惨败,割地赔款,民生凋敝。是年他60大寿,幼辈们要为他举办庆贺仪式,他令子女们将祝寿设筵的钱转为让利于佃户,凡租种他家田地的每亩减交租米一斗,合计减交三百多石租米。身材中等偏矮,然声若洪钟,与人交谈意无不尽但不遭人厌,闻人有难或病痛者若自身事,必想法周济之。但“不肯为无故施予,必使人以可受”。作诗精警明爽,鄙视怪僻艰涩之文风。喜爱诗、文,交游多文学善士与之结社吟诗。凡邑之先哲遗书,必慷慨出资相料理。历经三十年时间收集整理乡邑文献,以叶绍袁的《湖隐外史》、沈刚中的《分湖志》为蓝本,汇成《分湖小说》六卷。著作有《养余斋》初、二、三集,编辑《河东世乘》追述柳氏先辈行状,继而编写《分湖柳氏家谱》。

 

柳兆薰18191891

柳兆薰、原名兆白,字泳南,又字虞卿,号莳庵、阨道人、悟因生,树芳次子,柳亚子曾祖父。清同治丁卯(1867年)副贡。曾任丹徒县学教谕。著有《东坡词编年笺注》3卷;《胜溪钓隐诗录》3卷;《苏词笺略正编》2卷、《类编》1卷、《诗余》1卷;《松陵文录作者姓氏爵里著述考》2卷;《分湖柳氏重修家谱》12卷。还写有大量日记,时间从清咸丰九年(1859年)起到光绪二十四年(1989年),前后长达39年,尤其是咸丰十年三月初太平军进击杭州开始,到同治五年闰五月为止的六年中,具体记载了太平军在北厍、芦墟、黎里一带的活动,为后代了解这一期间太平军与清军展开激烈战斗的情况,以及当时太平军与农民商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柳应墀(18421877

柳应墀,字子范,号笠云,柳亚子祖父。幼年就为人端重,言行超乎其他儿童,人们都认为他能使分湖柳氏荣耀。19岁中秀才,27岁入府学享受免费读书,35岁成为太学贡生。仅具备一般的智质,由于勤奋,成绩突出,治史能综贯大略。也留心当世之务,凡中外舆地及治河防海等国家大事,都能掌握其要旨。常议论贺长龄的业绩,崇拜他有经世致用之学。还钻研魏源编的《海国图志》一书,并有所发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避居上海又曾研究过戚继光的抗倭战斗的军事著作《练兵实纪》。对于应举之文倒是不感兴趣,所以经几次举人考试未录取。此后又从事医学研究,欲以精明医术造福乡民。在待人接物方面不管老少、贤愚,一视同仁。遇到比较复杂的事,不嫌麻烦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人讲明白,所以人们都乐于与他交往。他身材魁梧,食量超过常人。遇有辛劳烦重的事主动承担去办。没有任何嗜好,即使有人怂恿引诱也不动心。分湖西部地区地势低洼,其好友陈麟溶兴办水利于荣字、东玲、北珝等圩,开挖水渠、修筑圩堤,应墀积极协助,除出资雇工外还主张并亲自在圩堤上植桑固堤,提倡以桑养蚕造福乡里。娶莘塔凌氏,生有二子二女,长子念曾(亚子父)、次子慕曾(1898年从大胜迁往周庄)、长女兰瑛、次女玉瑛。著作有《笠云文稿》10卷、《笠云赋抄》2卷、《笠云杂识》2卷。《笠云文稿·赋抄稿杂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苏州图书馆有藏。

 

柳念曾18661912

柳念曾,字幼云,一字砚贻,号寅伯,别号钝斋。少孤多病,对医学颇有研究。喜爱诗赋训诂之学,书法棋类等艺也名驰一时。师从当地社会名流诸杏庐、柳韬庐、凌退庵。思想开朗,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深得乡亲们的爱戴。清末,全国掀起反清高潮,其子柳亚子积极参与推翻满清政府的运动,组织南社,反清反袁。如此举动是要冒灭族杀头之灾的,而他深明大义,不阻止儿子的反清活动。自柳兆薰去世后,举宅不安,灾祸不断,所以在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携全家迁往黎里居住。娶同里费吉甫次女费漱芳,生有一子四女,子柳亚子,长女隆权(5岁夭亡)、次女平权、三女公权、幼女均权。著作有《钝斋诗文存》2卷。

 

柳亚子(18871958

柳亚子,北厍大胜村人,l2岁随家人迁居黎里镇。原名慰高,字安如,号亚卢,再改名弃疾,字亚子,后以亚子为统一名号。柳亚子幼年由母亲教识字,并口授《唐诗三百首》。

说明: 柳亚子               说明: 1949年5月1日毛泽东至颐和园益寿堂拜访柳亚子

柳亚子像                    毛泽东和柳亚子

戊戌政变那年,柳亚子l2岁。受父亲影响,他一度赞成康、梁变法维新,l4岁时曾为此私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并开始在上海报纸发表诗作。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柳亚子由陈去病、金松岑介绍,加人中国教育会,并与陶亚魂、蔡冶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黎里支部,创办《新黎里》油印月刊。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十六日,柳亚子由高天梅、朱少屏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又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柳亚子与陈去病、高天梅共同发起成立南社,南社与同盟会相呼应,同心协力,鼓吹革命。  

民国元年(l912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柳亚子应邀赴南京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上任仅三日,称病辞职,到上海办报。袁世凯窃国以后,柳亚子返回黎里。他主编的《南社丛刻》,公开发表南社社员的许多作品,揭露袁世凯复辟封建专制主义的种种罪行。民国124月,柳亚子在家乡创办《新黎里》报。该报提倡新文化,宣传社会主义和劳工问题。5月,在上海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一道发起筹组新南社,跟旧南社中一些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分家”。1014日,新南社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柳亚子当选社长。新南社中不仅有著名革命家廖仲恺、何香凝,还有新文学作家沈雁冰、刘大白等。12月,柳亚子以同盟会会员身份,由叶楚伧、陈去病介绍,加入改组的中国国民党。民国13年初,受委派在吴江秘密发展党员,筹建地方组织。8月,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成立,当选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148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柳亚子当选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民国151月,当选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广州召开。面对党内右派的挑衅,柳亚子当面责向蒋介石:“到底是总理的信徒,还是总理的叛徒?”会上,他与何香凝、彭泽民竭力反对排挤共产党的所谓“整理党务案”,并愤然于闭会前拂袖离粤。回到上海,他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陈以其在国民党内作用更大未予同意,亦不同意其反蒋建议。他遂满腹郁闷返归故里,杜门不出,埋头书斋,与儿子无忌开始从事苏曼殊研究。

 说明: 柳亚子一家流亡日本照片左起柳无非、柳亚子、郑佩宜、郑佩亚、柳无垢             说明: 《新黎里》报

柳亚子和家人在日本              柳亚子主编的《新黎里》报

民国16年(1927),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58日深夜,派军警到黎里指名搜捕。柳亚子藏身复壁,得以幸免。数日后,化名唐隐芝携家流亡日本,寓居东京郊外乐天庐。民国174月归国,定居上海。

民国30年(1941)初,皖南事变发生,柳亚子与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联名发出宣言,谴责国民党当局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罪行。他又以亲笔代电复函重庆国民党中央,拒绝赴渝出席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因而被开除国民党党籍。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到达重庆进行国共谈判,柳亚子和他数次畅谈,诗信往来,毛泽东并以旧作《沁园春·雪》相赠。柳亚子在重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被增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又参与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当选中央常务干事。民国37年元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柳亚子当选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195010月,柳亚子委派外甥徐孝穆返回家乡黎里,将黎、沪住所的家藏古籍、文献、书刊、信札,全部捐献给国家,现分别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回京后,又将携京之文献捐赠给北京图书馆,使这些珍贵文献得以遗惠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此后,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自1952年起,柳亚子患病。l9549月,出席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11月,抱病出席孙中山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勉强走上主席台座位。1958621日,病逝北京医院。

说明: 1949年2月柳亚子(中排右三)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2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柳亚子离港前往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柳亚子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写下大量声情激越 、意气风发的不朽诗篇;他又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对南明史终身不渝的研究,是他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柳亚子文集》全部出版。这部文集包括《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录》《南社纪略》《自传·年谱·日记》《苏曼殊研究》《书信辑录》《南明史纲·史料》等七集九册,共计300万字。

说明: 柳亚子火车内遗嘱

柳亚子的遗嘱

 

柳无忌19072002

柳无忌,柳亚子长子,原名锡礽,笔名啸霞、胜己。民国16年(1927),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民国20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是年秋赴欧洲深造,访问英法德各大图书馆,矢志研究中西文化。民国21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南开大学、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西南联大、重庆中央大学教授。民国35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定居美国。先后在罗林斯大学、耶鲁大学、哈脱威克大学、匹兹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任教,潜心研究中外文学,致力写作诗歌和散文。20世纪60年代初,在印第安纳大学创办东方语文系,为沟通中西文化,培养人才,作出贡献。名列《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国际名人传记》等。1975年,柳无忌先生编订出版《葵晔集·三千年中国诗选》,把中国历代诗、词、曲汇编英译,将中国诗歌文化成功地介绍到国外,被称为“一部完整的文库”。柳无忌青少年时代随父参加南社、新南社活动。

说明: 柳无忌       说明: 柳无忌 中西方文化交流使者、南社研究会名誉会长

柳无忌像

19875月,在 “柳亚子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南社发起8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酝酿成立南社研究团体,并于19895月,发起成立国际南社学会,任会长。19901113日,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他被选为名誉会长。他积极筹备《南社丛书》的出版,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和南社研究。1987528日,柳无忌到家乡黎里,参与柳亚子纪念馆剪彩、揭牌活动。柳无忌一生勤于著述,至晚年不辍。主要著作有中文书籍14种,英文书籍9种、英译中书籍5种及散见于各种报刊的中、英文章百余种。2002103日,病逝于孟乐公园寓所中。

 

柳无非19112004

柳无非,字小佩,柳亚子长女。民国12年(1923),随父母加入新南社,进上海圣玛利女校读书,民国14年,转上海神州女校,次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文学预科,因民国16年至民国174月,随父母亡命日本,故至民国24年才毕业,同年夏赴美留学,入佛罗里达州冬园罗林斯大学英文系,次年转入马萨诸塞州史密司女子大学。民国22年回国,民国32年至民国34年,任上海美新小学英语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上海市妇联。 1978年,当选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当选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先后任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继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成立,任副会长。2004414日于北京病逝。

 

柳无垢 19141963 

柳无垢,字小宜,柳亚子次女。民国15年(1926)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读书,次年随父流亡日本,民国17年返沪继续在大同中学就读,初中毕业成绩全校第一名。“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运动,组织游行、演讲、贴标语、办壁报。民国219月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民国23年因涉嫌共产党被逮捕,经营救出狱返沪。次年9日,柳无垢赴美留学,在佛罗里达州苏劳斯大学攻读社会学。在美期间,她收到几经转辗的瞿秋自信、诗词和照片,并将其中一部分发表于《先锋论坛报》。

说明: 柳无垢

柳无垢像

民国28年(1939),赴香港参加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桂林,任桂林中学高中部英文教师。民国33年柳无垢入美国战时情报局工作,其间她曾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译成英文。抗战胜利后,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工作。民国37年她曾为宋庆龄与毛泽东、周恩来之间充当信使。19499月,陪宋庆龄到北京参加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1月入外交部工作,1954年翻译宋庆龄《为新中国而奋斗》,并撰写《美帝对台湾的侵略》,著有《现代英语会话》,曾翻译萨洛杨《人类的喜剧》等著作。1963年病逝于北京。

分湖胜溪(大胜)柳氏世系表

柳氏家族在迁北厍前后,中间世系颇多,无法考查,柳氏先辈们仅据墓志表、行略及记序题跋等文字资料汇编成《河东家乘》2卷。至八世柳树芳奋笔图支派、考世系、辨墓域、罗家乘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四月纂成《分湖柳氏家谱》10卷。第九世柳兆薰遵照父亲柳树芳“家谱按惯例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的嘱咐,在光绪六年(1880年)编纂成《分湖柳氏重修家谱》。柳亚子于民国14年(1925年),利用居住在故乡时间较多的条件辑成《分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

柳无忌根据《分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制作成《分湖胜溪(大胜)柳氏世系表》。

 

说明: 柳氏世系表

 

(二)北厍工部主事叶绍袁家族

概述

叶姓历史久远,原生活于楚地。吴中叶氏一支,始祖名逵。北宋初由乌程(今浙江吴兴)迁居苏州太湖洞庭山,成为“吴中叶氏”。至玄孙之子叶梦得(10771148)而成官宦书香门第。梦得生五子,次子、三子之后裔共分10个支派,散居苏、松各地,繁衍为吴中望族。后裔中有人迁居到同里。明初,叶氏因违拗明皇朝把全家迁移南京的旨意,被处以灭门杀戮,仅逃出一个不满周岁的叶福四,由家中佣人护送到分湖陆姓家,改姓为陆。后明朝当局实行大赦,福四才恢复叶姓,并将居住地称为叶家埭,叶福四便成为分湖叶氏始迁祖。

叶家埭位于分湖西北岸,距分湖约半里路,西傍莲荡,叶氏逐渐繁衍为当地大姓,至明朝晚期文人辈出,其中叶绍袁家族最为著名。时人称其“家世清华,一门鼎盛,父子兄弟,皆擅词藻”(周铭语)。叶绍袁次子叶世偁崇祯五年(1632)撰写《分湖石记》:“松陵水乡也,分湖为特著。予家即在湖之西北,霞汀蓼渚,风帆钓艇,朗朗日夕在目也。”(《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11页)。说明了其家的具体地点。叶绍袁一家明末的文学创作,主要保存在他所编《午梦堂集》中,以今人冀勤先生辑校本搜罗最为丰富,有关其家世和妻子儿女的情况,已故邓长凤先生曾有较为精审的考证。至清末,叶氏分湖支派共中进士11人,举人17人,秀才224人。

叶绍袁与妻沈宜修都长于文笔,四个女儿纨纨(字昭齐)、小纨(字蕙绸)、小鸾(字琼章)、小繁(字千缨)均写得一手好诗。明崇祯五年(1632),小纨因同胞姐妹小鸾、纨纨相继去世,为追念姐妹之情作杂剧《鸳鸯梦》,成为全国第一位女戏剧家。叶小鸾是叶绍袁三女,现被列入历史上全国十大才女之一。叶绍袁与妻沈宜修有八个儿子:世佺(字云期)、世偁(字声期)、世傛(字威期)、世侗(字开期)、世儋(字书期)、世倌(字星期)、世倕(字弓期,又字孚)、世儴(早殇)都富于文思才情,六子叶燮(世倌)为清代诗论大家,所著《原诗》被视为代表清代诗学最高水平的论著。

明崇祯九年(1636年),工部主事叶绍袁将妻儿及子女的作品收入《午梦堂全集》,一门之中,相互唱和,佳作纷呈,人人有集,海内盛传。

 

人物

叶可成15171584

说明: P1190656叶可成,字懋学,号文湖,叶家埭人。叶绍袁叔祖父,分湖叶氏二十二世,叶绅之孙。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陈谨榜三甲三十三名进士。历任山阴(今绍兴)知县,南明工部主事,蒲州(今山西永济)知州等职。在任山阴知县时,值倭寇大举进犯该县的曹娥江,叶可成组织指挥当地军民奋力抗击,全歼来犯之敌,受到朝野赞扬,当地的名人绅士为歌颂他的抗倭业绩,编纂《平倭诗卷》一书传世。浙江巡抚胡宗宪,负责江浙抗倭,指名把叶可成调入他的幕府。凡军队调动、攻守、将士奖惩办法乃至粮草的安排等都有叶可成的参与谋划,深得胡宗宪赏识。吴江县在盛墩《今胜墩》修筑敌楼,叶可成也出过力,为取得盛墩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由于他竭力抗倭,倭寇对他十分仇恨,于嘉靖三十五年七月,派七十多名武装人员突袭叶家埭进行报复。叶家幸亏早已得到倭寇来犯消息,仅留一园丁守家,其余躲避到池亭(今黎里镇新华村)免遭杀害。倭寇此次来犯叶家时,砍断守家人一只臂膊,抢走鹿一头,放火烧掉部分房屋。叶可成抗倭有功,升为南京工部主事,不久被人诬告, 贬为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知州。蒲州有一寡妇,与和尚私通,为清除障碍,寡妇竟诬告儿子忤逆,欲置于死地。叶可成知此案有诈,便设计安排审讯,终于使奸夫淫妇暴露,救出被诬告的儿子,处死和尚。治理蒲州的政绩被远近称道,可是不为与他为敌之人所容,不久又遭谗言而免职归乡。即使如此,对不平事叶可成仍要出面干预。家乡有汝姓、唐姓,均遭仇家所诬,被判死刑,他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便伸出援助之手,凭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及所掌握的官场常识,为两家的冤案平反而奔走,结果都得到昭雪。明万历七至八年(15791580),吴江地区连续发大水,禾苗淹尽,而此时的知县徐元还要向农民催交粮税,叶可成进言使其向上作要求缓交的报告。徐怕担“抗交皇粮”的责任,面有难色,叶为其谋算、壮胆,终于获准缓征,使灾民有喘息之机。

叶重第(15581599

说明: P1190657叶重第,字道及,号振斋,叶绍袁之父。明万历十四年丙戌科(1586)唐文献榜三甲五十四名进士,授浙江山阴(今绍兴)知县,将赴任时母亲去世,在家守孝3年。万历十八年补授蓟州玉田(今河北省)知县,在赴任途中,夫人冯氏生养叶绍袁。玉田县土地贫瘠,百姓困苦,境内有一条交通要道通过,无论军政界要人皇亲国戚,过往时都在北歇息驻足,恣横骚扰,使百姓不堪忍受。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又结成团伙,无视国纪皇法,强征暴敛,草菅人命等情时有发生,逼得百姓离乡背井去别处求生,出现人口急剧锐减,大片土地荒芜的凄凉景况。叶重第到任后,以安民济贫为己任,立条约,禁浮派,蠲免外逃人员的各种差役、赋谷。此令一出,使逃亡在外的民众重返家园,玉田县成“流移争归、宿草尽垦”的局面。玉田县经常闹水灾,叶重第主持指挥全体官民修筑抗洪长堤,杜绝有水必成灾的现象。某一年,玉田县发生大饥荒,明皇朝在玉田县内设一座供给边防军需的备用粮仓,大部分官员因怕负责任,不敢动用库粮平粜给百姓度荒,叶重第敢于为拯救百姓而负责,说:倘有利百姓的事,国家的法律都可以改变,何况动用国库粮食,用的是一种平价供应的方式 ,有何不可?!时每斗米价涨到百余文,重第按户登记造册以半价卖给需粮户,至秋粮登场每户以买入价交还入库,从而使成千上万百姓度过灾年。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经常对百姓进行骚扰,朝廷调动兵员抵御和清剿。兵员经过地方,当地必须供给粮草以济军需,征调劳力为其服役。叶重第不妄取民间粒米束薪,从赋粮中抽出一定数量的粮草,专仓存储,以应临时需要;对侵犯百姓利益的军政人员,必会同军队官员共议,以军法绳之,因此在其任职期间县内一派平和气象。因治行卓著,晋升为贵州按察使。

叶重第性格坦诚直爽,胸无城府,善饮酒,自为官后,从未托人办私事,也拒绝他人的请托。对父母生前尽承欢,亡后丧葬备礼,对同辈爱护互助。与兄长道登虽已分居多年,但兄长家境不顺生活发生困难,他从分给自己的家产中让出一部分给兄长,使子侄辈无冻馁之虞。他不喜炫耀自己之能,无书传其事,为官清正廉洁,家无余资,身殁之日,谨遗书一床。平时对人讲:我愈官愈贫,别人笑我呆笨,我以为用清清白白为人的品德来教育影响子孙,这有什么不好呢?

玉田县军政民众为纪念他的治政功绩,在当地建庙塑像,称叶公祠,供人祭祀。在家乡他的像入祀吴江乡贤祠。

叶绍袁15891648

说明: P1190658叶绍袁字仲韶,鸿振,号天寥、粟庵,晚号木拂。时与本家的叶绍顒、叶绍冕3人,誉称“分湖三秀”。明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科余皇榜三甲四十六名进士。为人正直,生性聪敏,博览群书、兼通佛经。考取进士那年,主考官是顾秉谦(昆山人),有人建议去拜访,托其谋个好职位,叶绍袁却说:“进身之始岂可附阉党走权门乎,即朝走谒而夕公卿吾不为也。”因为不走请托门路,只得到南京武学教授衔。后升任北京工部虞衡司主事,负责盔甲厂生产,兼办修筑北京朝阳门一带城墙、开挖九门河水利工程等。干这项工作很艰难,其前曾有13人担过此任,均办不好而被撤职。叶绍袁到任后,整肃纪律,裁减冗员,很快就改变杂乱无章的局面。事业虽顺遂却十分劳累,还要伸手向家中要钱以补贴在京开销。后以母老多病为由,要求辞职回乡奉养。经获准后随即回家,但叶绍袁连回家的路费都不足,向在北京的妻弟沈自征借50两银才得以回家。

叶绍袁回家后与长幼辈共享天伦之乐,和妻子儿女尽歌咏唱酬之欢。他淡泊名利,母亡守孝3年后,巡抚都御史张国维、兵备副使冯元飏、凌义渠等欲荐其复职,而他没有应允。他怜惜百姓敢冒犯上级。曾为苏州巡抚黄又生修改报荒帖使呈文语气偏激,有人告黄又生“谎报灾情”“飞语中伤”。由叶绍袁当年在北京的好友排解才免遭不测。他同情弱者,虽典卖家产以资家用,然仍竭力扶助走投无路之人。父叶重第传其1000多亩土地,到他弃官返乡时只剩十分之二,全家16人的生活难以为继,此时他仍旧“日手一卷,吟哦不辍”。母(冯氏),妻(宜修),女(小鸾、小纨)相继丧亡,加上明朝覆亡,使他心灰意懒,为表明不肯降清的心迹,带着4个儿子出家为僧。清顺治四年(1646年),因杨廷枢事件被波及,为躲避清政府追捕,经常变换居住地点。在苏州一带无法存身投奔浙江平湖的外婆家。忧愤交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终于病倒在床,至顺治五年九月,病逝于平湖。叶绍袁著作甚丰,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有《甲行日注》《自撰年谱》《湖隐外史》。

苏州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内,有叶绍袁的石刻像,旁有赞语:“仲韶才艳屈宋之流,寄愁窈闻眇虑通幽”。

沈宜修15901635

沈宜修,字宛君,出生于松陵镇的名门。父亲沈珫、伯父沈琦、叔父沈珣、弟沈自南均为明代进士,其父官至山东按察副使。8岁丧母,父亲在外地为官,便被寄养在姑母家。16岁嫁叶绍袁,生有8子,长子云期(世佺)、次子声期(世偁)、三子威期(世傛)、四子开期(世侗)、五子书期(世儋)、六子星期(世倌、燮)、七子弓期(世倕 、孚)、八子世儴夭折;五女,长女纨纨(昭齐)、次女小纨(蕙绸)、三女小鸾(琼章)、四女夭折、五女小繁(千缨)。众多子女均工诗善文。她与四个女儿被当时人称:松陵之上、分湖之滨的“闺房之秀”。因其喜爱文学,女儿们也都“屏刀尺而事篇章,弃组纴而攻笔墨。”但当长女(纨纨)、三女(小鸾)在一年内相继去世后,因悲伤过度,相隔两年即亡故,时年45岁。叶绍袁将她的诗文整理成集,名《鹂吹》,载入《午梦堂集》。

叶纨纨16101632

叶纨纨,字昭齐,叶绍袁长女。出生不久,叶绍袁为报答义父袁黄的养育之恩,将纨纨许配给袁黄之孙袁崧。17岁出嫁去袁家,因从小只是习字写诗不事女红,受鄙视,夫妻间感情淡薄。后与婆婆分开自立门户,常回娘家与弟妹团聚寻求吟诗赋词之乐。妹小鸾之死使她伤心万分,两月后去世,年仅23岁。著有《愁言》1卷。

叶小纨16131657

叶小纨,字蕙绸,叶绍袁二女。与纨纨、小鸾常以诗词唱和,小鸾、纨纨相继去世,小纨悲伤之极,作杂剧《鸳鸯梦》寄托哀思。其舅父沈自征对《鸳鸯梦》的评价,“词曲盛于金、元,未闻有擅能闺秀者。蕙绸独出俊才,补从来闺秀所未有。其俊语韵脚,不让贯酸斋、乔梦符诸君。即其下里,犹是周宪王金梁桥下之声。”小纨除喜爱文学外,还擅长刺绣,其绣品极受人欢迎。17岁父母将其嫁给沈璟之孙沈永祯为妻,34岁夫亡寡居,有望懋、树荣两子。小纨诗文极多,后汰存小部分,所作《存馀草》归入《午梦堂集》。

说明: P1190660叶小鸾16161632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自号煮梦子,叶绍袁三女,。产后第六个月,因大舅母张倩倩(沈自征妻)生育的女儿夭亡,而沈宜修其时体虚乏乳,便让小鸾前去接奶。此前舅舅家所生的儿女都已夭折,两家商定,将小鸾作为舅舅的女儿,生活在沈家,由张倩倩抚育。

3岁时,由舅父口授《万首唐人绝句》及《花间》《草堂》等诗词,都能朗然成诵,不漏忘一句。4岁时,张倩倩要她朗诵屈原的《离骚》,教不数遍即能背出。10岁,舅母张倩倩去世,因无人抚养便回到父母家。她曾种植一棵腊梅于疏香阁院内作纪念,至今还在。时值秋夜,沈宜修试她的才思敏捷程度要她续联,出上联为:“桂寒清露湿”。小鸾当即应曰:“枫冷乱红凋。”沈宜修对叶小鸾的诗才十分惊喜。11岁,与昆山张泰符(官河南布政司)长子张立平订婚。12岁后,叶绍袁去南京、北京赴任,小鸾随往。经过叶绍袁的教导下进步很快,填词赋诗多佳句,见者炙口。14岁,与人对奕,棋艺颇高。15岁,能琴善画,所绘落花、飞蝶,皆有风致。字法秀劲,临写《洛神赋》不下百本之多。17岁时,是年十月十六日为她的出嫁日,但在婚前五日忽逝。

说明: B71  叶小鸾手植腊梅

叶小鸾手植腊梅

叶绍袁、沈宜修将她生前所作的诗词汇集成册,题名《返生香》,载《午梦堂集》。包括古体诗、词文、曲共185篇。女诗人黄媛介称赞她为:“诗则与古人相上下、间有差胜者;词则情深藻艳,宛约凝修,字字叙其真愁,章章浣其天趣,成风散雨,出口入心,虽宋名人,亦当避席。”

叶小鸾死后葬北厍大富圩宝生庵之东北(今汾湖村三组),历代有名人、文人到墓地寻踪凭吊,赋诗撰文以纪念。

叶燮16271703

叶燮,字星期,一字世倌,号已畦,又号独岩,叶绍袁第六子。清康熙九年庚戌(1670年)科蔡启僔榜二甲廿一名进士。聪敏好学,4岁时就能背咏《楚辞》。明清交替间,遇国破家亡之变,为避开清朝廷对不肯降服的明遗民的残害,17岁那年,与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跟父亲过着东逃西躲的流亡生活,直至清顺治五年(1648年)其父病死在平湖冯家止。

有家难归,参加举人、进士考试皆用岳父家之籍贯——嘉善。故在各类书籍介绍他的出生地时,沿用浙江嘉善。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选江苏扬州宝应知县。时值清军忙于平定“三藩之乱”,宝应地处交通要道,驿站为接待过路官吏需提供的人伕、马匹比平时多好几倍,而宝应能提供的不到所需之半;境内大运河的堤岸,长期受黄河、淮河泛滥侵蚀而决堤长达160里应及时修复,也需要大批资金。他采用压缩县衙内的各项开支,设卡征收土特产税,终于满足军需与修复河堤经费。此外,还为被诬为杀人的囚犯平反。他重民命,守国法,不顾嫌怨果断行事。他自幼聪敏,“千言文章一挥而就”,有才子傲气,不肯屈从上司,不为上司赏识,任职不到两年就罢官。

罢官后携带眷属隐居苏州郊外的横山。与其同期免职的有嘉定知县陆陇其,叶燮高兴地说:与同是清廉的人去官,不为官场中的污迹所染是一种幸运。在横山筑一小园名“独立苍茫”,建一室名“二弃堂”,专心著述授徒于此。远近向他求学的人很多,其中有著名的沈德潜、张玉书、张永夫。叶爕所作的《原诗》一书,论述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原委及诗歌创作等方面的问题,自成一家之言,是清代诗话中理论性较强的一种,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

叶爕应吴江知县郭琇之聘,3个月内将屈运隆编纂的《吴江县志》删繁成稿。时人袁扶之对屈、叶两人辑成的《吴江县志》的评价为:“屈搜辑之勤,叶抉择之当,至今犹两行焉”。叶爕编纂的县志还有《宝应县志》《陈留县志》《仪封县志》。著作有《已畦文集》10卷、《已畦诗集》10卷、《原诗内外篇》4卷、《残馀》1卷。

叶绍袁家族世系简表

说明: 叶绍袁家族世系简表

 

(三)北厍葫芦兜张氏家族

概况

葫芦兜位于北厍镇区南,葫芦兜是一个形状似葫芦的漾荡,村名由此而得。沿漾荡的北岸为民居,向南有一条长约300米不太宽的河港,恰如葫芦的一根藤蔓通向分湖。张农有一首《泛舟》诗描绘这里的自然风光:“葫芦兜里景清幽,水面风来暑尽收。一叶扁舟随意泛,绿荫深处好勾留。”

因为地理条件的优越,在太平天国时期已经迁往苏州、吴江等地的那些绅士们纷纷返乡避难,常聚会在葫芦兜张家一起以吟诗答对、臧否人物和当局。这里在民国时期曾是黎里区尤港乡公所,新中国成立后为黎里区天福乡政府,芦墟区南莺乡政府驻在地。

说明: B77  葫芦兜全景1

葫芦兜村

葫芦兜村民们历代传承下来的说法,清初安徽歙县张惟善携全家定居于葫芦兜。因为地势高朝向好的西岸、北岸已有人居住,只能在东岸筑宅建房。张惟善成为葫芦兜张氏始迁祖。他与子承泉,孙晋卿,曾孙永康、永嘉都以耕种为业。由于勤劳家业日渐丰厚。从第5世大椿起对后辈进行教育培养,第六世开始张氏一族能人辈出,并形成各类人才的群体。

六世张孝嗣,字忆鲈  ,在其父紫山的督教下,能诗善画,尤工蝴蝶画,自号“蝶憨”。更精于治印,有《清承堂印谱》传世。生有五子,个个成才,被誉为葫芦兜五子。此后每代都有能诗会画善操琴之人才出现。

七世张与龄,字杏初,孝嗣长子。秉承家训,十岁便能作诗,被同乡苏家港的朱容照比作孝嗣羽翼下的稚凤。孝嗣次子张修龄,字子逸。曾勤于攻读四书五经,欲出人头地。后因对世俗厌弃转而研读《灵枢》《素问》等医书,在医术上有建树,在江浙两省的毗邻地区享有盛名。孝嗣三子张益龄,字进元,精于画。所画蝴蝶水平超过其父,时人称之为“张蝴蝶”,竟相觅之,此外还能操琴,作诗赋等。

孝嗣四子张聃龄,字李僢 ,他于诸兄弟中以书法称“雄”,亦擅做诗,在当地虽也有工诗之辈,能超过他的不多。孝嗣五子张泰龄,字季生。因学养丰硕,藏书、刊书家沈懋德邀其到金家坝雪巷主持刊书校对等事宜。

八世张文璿,与龄子。因父早亡,在其母督教下,17岁中秀才,31岁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32岁获二甲106名进士,授兵部武选司主事。因材非所用,弃官返乡从教。

十世张鼎甲,又名张农,清末秀才。自小喜好吟咏,著有《葫芦吟草》《端阳杂咏》以及《戊午日记》等著作。与贡粟、仲友、季让、鼎孚四位堂兄被誉为葫芦兜后五子。

张氏全族自八世起至十二世共有19人从事教育工作,他们中有的子承父业,有的是兄弟共同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之职,有的为家乡的教学事业作出贡献,有的在外乡培育各类人才,为家族争光。八世张文璿弃官返乡后,被黎里汝氏聘为塾师。又到震泽塘书院、芦墟切问书院执教。十世张农,在居住地办私塾,以及与弟鼎孚堂弟贡粟共同创办黎里市立第七初等小学,后来到黎里女子小学任教。张农弟弟张鼎孚,是葫芦兜小学(黎里市立第七初等小学)创办人之一,并在该校任教。十世张贡粟,与弟仲友,在苏州中学、育英中学(震泽中学前身)任教。十一世张鑫长,20世纪30年代留学美国,获法学博士,在上海一中学任教;张鑫华,中共地下党员,在本地一小学任教;张季让,哈尔滨民族音乐学院教授。张希伦,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首席小提琴家教授;张海伦20世纪30年代留学英国,为水利部水文研究所教授;张福范,清华大学教授;张叔渊,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四川大学教授;张应春(女)先后在福建厦岭中学、松江景贤女子中学、黎里女子小学任教;张秀春(女),在上海一所小学任教;张印生,解放前在本地小学任教;张伯玉曾在育英中学(震泽)、上海中学等校从教。他为使父辈创办的葫芦兜小学校能留点 纪念物让后人瞻仰,于19902月恳请全国语言学家,其父张贡粟之好友,吕叔湘题写《葫芦兜小学》校名。十二世张新平、张昌平均为中学高级教师。

张氏家族在近现代历史中有很多人为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而不惧艰难困苦甚至牺牲 ,勇敢地投身到革命潮流中去,成为张氏家族中的佼佼者。张农参加南社与社员一道以文字鼓吹民主革命,支持民主革命活动。其女张应春,曾化名金桂华,民国13年(1924年)秋,参加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中共江浙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民国164月被害于南京。张应春堂侄,许君鲸(从母姓),民国365月在苏州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曾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幸与其弟张君虎潜逃到苏州郊区而免遭杀头或牢狱之灾。君鲸弟张君虎, 民国379月在苏州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在《新苏州报》任记者。11世张文义,张鑫 华,在黎里镇区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

张孝嗣1768­1804

张孝嗣,字纯祖,号忆鲈。性慷慨,好赡给,邻族寒士有乞贷者无不应。嗜吟爱客,一时知名之士,造门无虚日。与歙县鲍征君廷博尤称莫逆交,征君病危时,口授人作书,以其孙因家贫无法成婚,托孝嗣成全,他慷慨出金任其事。曾买一僮,成人后为之择配,焚其卖身文凭,准许回原籍成家,夫妇感泣愿留。家多藏书,嗜金石,豪于饮。终年仅36岁。有《清承堂印谱》8卷行世。

张与龄17961825

张与龄,字芳遐,号杏初,孝嗣长子。承其家训,善画花卉,兼习书隶及篆刻,勤攻举业,性灵敏,持家有矩薙,诸弟皆获惮之。母疾,祷梓潼神像前,愿减己算益母,刻克复要言等书劝世。后得呕血病治之罔效,乃悉谢外事,闭户焚香,每晨起诵金刚经一卷,而以画终不肯废,曰:“吾心游于古妙迹,胜服参苓也。”如是三四年竟不 起,卒年29岁。

张益龄(生卒不详)

张益龄,字进之,又字仲仁,号子谦,自号碧萝主人。孝嗣次子。江庠生。少有隽才,工书善词赋,为当世称聪敏俊伟之士,与柳树芳、柳兆薰父子时有诗文相赠答。32岁即逝。有画4卷《 豳芦诗稿传世》。

张文璿 1836—?)

张文璿,字伯衡,号元之,又作元梓,葫芦兜人,17岁中秀才,性冲淡不喜言谈,天姿俊拔,对于史汉之书,洞窥其奥,为文高简浑厚,学者争相倾重。曾被黎里汝氏聘为塾师。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取举人,七年中进士,自镌一章名曰:“丁戊联捷”(同治六年为干支纪年的“丁卯”,同治七年为“戊辰”,二年合称为“丁戊”)以志喜庆纪念。清政府任命为兵部武选司主事,因材非所用而弃官还乡。先后到震泽頔塘书院、芦墟切问书院执教。他埋头于学问,寒暑不辍,受过他教育的人大多功成名就,远近时人谈到作诗为文育人诸道,必首称元之先生。

张农18771927

说明: P1190662张农,原名肇甲,字都金(一作多金),号鼎斋,张应春之父亲。清末秀才。自小喜好吟咏,与4位堂兄弟并称“葫芦兜五子”。早年在南京造币厂供职,由此开阔社会视野。后来回乡办村塾,为家乡教育事业奔前忙后,不辞劳苦。该村塾是第一批公立小学之一“葫芦兜初级小学”的前身。对于教育的热情反映在他写的一首《自嘲》诗中:“家无长物依然乐,座有蒙童足解愁。世事沧桑多不问,一窗书味自优游”。他一介书生,为人正直,同情食不果腹的农民,嫉恶为富不仁的豪绅,因而受到村民们的尊敬。柳亚子称道他:“咸能周知民困,且多隐德,虽埋头授业,却心系天下。”在一部自撰未出版的《葫芦吟草》中记载着他忧国忧民的心迹。参加柳亚子主持的南社组织,与社员们一道以文字鼓吹革命,支持民主革命活动。军阀混战国难当头时刻,支持长女张应春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内战的革命运动。张应春惨遭杀害,他忧伤过度,不久亦去世。南社社员沈昌眉(芦墟人)的悼念诗写道:“国变日亟、忧心如焚。爰令女儿,弃笔从军。伏枥老骥,气吞其群,裹得马革,显其豹文。父女同殉,浩气长存。”

张贡粟18991952

张贡粟,字纯祖,葫芦兜人,张应春的堂叔父。民国12年(1923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历任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助教;中央大学区立苏州中学校(今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主任、教导主任;东吴大学国文教学教员;吴江乡村师范校长;上海私立育英中学(震泽中学前身)校长等职。科学家钱伟长就读于苏州中学时,张贡粟是他的任课老师。张贡粟精于心理学、教育学,曾和全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合作翻译出版多种外国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张贡粟喜爱写诗作词,有相当部份诗词在报章杂志上发表。1952于上海寓所逝世。

张应春19011927

说明: P1190661张应春,女,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二(19011111日)生于吴江县黎里葫芦兜(今北厍镇黎星村)。字蓉城,号秋石,被捕后曾化名金桂华。应春从小就读于本村私塾和国民初级小学,16岁随父张农进入黎里女子高小,她勤奋好学,各科成绩均佳,数学尤为出众。民国9年(1920年)夏,她高小毕业,考入上海中国女子体育学校,很快的接受“五四”以来的新思潮,孜孜不倦地追求救国真理。11年应春从体校毕业后,到福建厦门担任体育教员。暑期,应春小腿患丹毒,回家乡医治。12年秋,张应春经柳亚子介绍到松江景贤女子中学任教。在松江,她先后结识共产党员侯绍裘和国民党左派朱季恂,她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前锋》《向导周报》和《松江评论》等进步报刊。使她深受教育和熏陶,不久,由侯绍裘介绍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14年春,张应春离开景贤女中,回到吴江县家乡,任教黎里女子小学。她的齐耳短发,在故乡遭到某些人的非议,有的小孩跟在背后叫她“盛泽尼姑”,但她坚强的意志不为所动。为使更多的妇女从封建礼教的毒害中解脱出来,在她的倡导下,在黎里镇创办一所暑期妇女学校,应春被公推为主任教师,负责教务工作。同期,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在黎里镇召开追悼孙中山先生逝世大会,张应春与柳亚子、省党部代表侯绍裘(中共党团书记)一起登台,发表演说,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全场为之感动,受到听众的热烈赞许。同年8月,以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成立,张应春当选为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她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她在工作繁忙之中,还坚持到上海大学听课,如饥如渴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思想不断进步。是年秋,由侯绍裘介绍,经中共江浙区委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兴奋地写信给柳亚子先生说:“我认为入了党,当然以党为前提了,一切多(都)可以牺牲的,至于使命呢?我们恐怕无异吧——革命 ,孙中山先生遗给我们的使命吧?”表达她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精神境界。入党后,根据党组织安排,仍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妇女部长的身份从事妇运工作,15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张应春作为江苏省妇女代表参加大会,在会上,她提出了关于妇女运动的两项议案。为了指导妇女运动,扩大革命宣传,经中共江浙区委批准,张应春决定创办《吴江妇女》,民国1538日,国际妇女节创刊,张应春在创刊号中说:“我们吴江的妇女……就要来为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的经济独立 ,为社会上法律教育上,求种种的平等”。张应春担任主编,兼任发行和校对工作,并亲自撰写文章,还指导市、县妇女运动工作。15312日,张应春与柳亚子、侯绍裘等在南京参加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奠基典礼。上午,应春在纪念会上登台演讲。中午,她手执“拥护国民会议”的旗帜,带领各界妇女参加示威游行。下午,国民党右派突然袭击柳亚子等人,应春挺身而出,护出柳亚子先生,安全脱身。同年318日,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学生惨遭枪杀。张应春立即起草《江苏省党部妇女部为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宣言》,并参加上海群众反对段祺瑞惨杀北京市民的游行,冒着危险在游行队伍中向群众演讲。还在48日出版的《吴江妇女》第二期上撰文《悼北京为爱国惨死的女烈士》。16322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罗亦农指挥下,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喜讯传到吴江,黎里镇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张应春在会上发表演说,激励群众支持革命。42日,根据中共江浙区委指示,江苏省党部由上海迁至南京。此时,张应春已被任命为中共江浙区委妇女运动委员委员、中国济难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此外仍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应春由于积劳成疾,正在吴江家里治病休养,她一连接到侯绍裘的三封急电,她面对险势,毅然往南京赴职。49日,蒋介石突令逮捕共产党员,捣毁省、市党部。10日晚,中共南京地委在南京大纱帽巷10号召开省、市党部及各革命团体的共产党员主要负责干部紧急联席会议,研究应变措施和对策。11日凌晨2时,会议正在进行时,被50余名暴徒包围。侯绍裘、刘重民、谢文锦、许金元、文化震、钟天樾、染永等人同时被捕。当天,张应春从上海抵宁,会同中共南京市委兼妇委书记,亦是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陈君起,前往大纱帽巷10号联络,潜伏在那里的侦缉队特务将她俩逮捕。在狱中,张应春英勇顽强,坚持斗争。虽然严刑逼供,将她吊打一天一夜,晕过去又被冷水泼醒,可她只回答“我是共产党员”一句话,表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一无所获的国民党特务,将张应春装入盛有石灰的麻袋,用刺刀活活戮死后,连夜用汽车秘密运到通济门外的九龙桥下,抛入秦淮河中。应春年仅27岁。民国17年,柳亚子、沈昌眉等人在葫芦兜建张应春烈士衣冠墓,于右任题碑文“鸣呼,秋石女士纪念之碑”,现己扩建为烈士陵园。

说明: D184  张应春衣冠冢3

张应春衣冠冡

许君鲸19281988

许君鲸,本姓张,随母姓。张应春堂侄,终身未娶。童年在外婆家度过,就读于上海中法学堂。民国32年(1943年)回苏州父母处继续求学,开始接触文艺,参与“文心”图书馆和“艺声”歌咏团(均为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的活动。著有诗歌、杂文发表于本地和外地的报刊上,笔名鲁炽。民国36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年的6月离家,奉命去苏北解放区,在通过国民党部队驻防的封锁线时被扣押监禁,后因查不出去解放区的真凭实据而放回苏州。此时,他和弟弟张君虎(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党)被苏州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苏州无法立足,经组织同意,托人介绍到望亭乡下从事教育工作直至苏州解放。解放后,先后在《苏州报社》、苏州市店员工会、中共苏州轻工食品工会总支、中共苏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等部门工作。19555月反胡风运动开始,许因结识与胡风文艺观点相近的作家路翎、阿垅、方然、化铁、欧阳庄等人,并与路翎等通过一些信,被当时发表的反胡风集团第三批材料中,毛泽东加的一段按语中称许为加引号的“苏州一同志”。此语一出许即大祸临头。被定为“胡风反革命人言可畏”成员,受审查遭监禁达一年,后得到宽大处理,调往苏州教师进修学校当老师。1957年反右派时,以他在课堂教课时坚持胡风反动理论为由,被开除党籍并逮捕法办,遣送至苏北滨海东海农场、青海唐喀木农场劳动改造。20世纪60年代被解除劳教送回苏州,当时无接收单位,又无固定住所,一度成为无业游民,流落街头。后经朋友多方奔波,落实到苏州市上方山蔬菜农场,作为“四类分子”实行监督劳动。后又转到苏州市天平山果园。19793月,中共苏州市委为其落实政策,纠错平反,恢复党籍。198010月,调入苏州市博物馆,任保管部主任。19885月自缢身亡。自缢前立下遗言:“顽疾缠身,久治不愈,形同废物。今年逾花甲,生活日难自理。活动着徒然是社会和亲属的累赘,平添麻烦,还是先走一步罢。许留八八年五月。下面四本期刊是资料室借来的,请予归还。”

许生活简朴,为人诚恳,事母至孝。其弟君虎也是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初任《新苏州报》记者。君虎于1950年春某日偕女友在宝带桥附近散步,不幸被打猎人的流弹击中头部而亡。许为不使老母伤心,强装欢笑,百般设法隐瞒弟已惨亡。

许君鲸终身未娶,平反后,有一位女士愿与其结合,被他婉绝。他“我不能病弱之躯贻害他人”,其善良心地,令人感佩。

 

三、葫芦兜张氏家族世系简表

说明: 葫芦兜张氏家族世系简表

 

(四)西濛港徐灵胎家族

概述

徐氏先世随宋室南渡,后自江西迁浙江之嘉善,明正统年间(14361449)再迁吴江南麻村,此后徐富一率3子迁北厍西濛港。第六世徐灿(女、字湘苹),善文,并精书画,所写之词得有两宋风格,有《拙政园词》等,为中国历代十大才女之一。第七世徐釚(字电发),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明史,所著《菊庄词谱》,被朝鲜贡使仇元吉以金饼购去。第九世徐大椿(字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少时业儒,博学多才,尤精医学,并通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水利。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和三十六年,两次应诏入京,为大臣、后宫皇族治病。其医理医术均得皇帝赞赏,钦赐六品顶带,敕授儒林郎。大椿积50年经验,著有很多医书,并对中医经典医籍加以注释,留给后人。

人物

徐富一144l—?)

徐富一明正统年间(14361449)随叔父从浙江魏塘(今嘉善)迁到吴江县南麻村,后又分迁西濛港定居。例授文林郎例铨知县不赴选,惟以读书课耕为事。乡党受其影响而善良者不少。交必择人,无大故不入城市。时遨游于吴越山水间,或讲道谈禅,或歌诗作赋以适其性情。其登临胜概,杂见于断碣残碑。自迁西漾港后,家道日益兴盛,率其子弟或课儒或务农,桑麻修竹之中并怡然自得。子孙繁衍,散处乡城,其世守西濛者尤敦古朴,足见他影响之深广。

徐硕翁(生卒不详) 

徐硕翁,徐富一第三子,少时警敏,卓卓有气慨。祖居南麻村,随父迁来西漾港,闭户读书,不慕外荣。由乡贡进士候补县令。读书稽古,终身不仕。时吴江县宰刘济民慕其贤而登门造访曰:“登公之堂,长者怡然幼者肃然,与公相接,其仪穆然其言蔼然,公其纯孝乎,盖移孝所以作忠,盍出而共图国政。”硕翁回答曰:“明府之奖我过矣,明府之知我则未也,我之无忤于亲者亲之慈也,无违于兄者兄之友也,子侄幸无大过,然亦无所为,燕翼之谋也安足云孝乎。”谢绝刘的从政之邀,惟养志娱亲、恤邻睦族。凡子弟无力延师者悉教诲之列。生平寡恬语默廉介不苟,孝友闻于郊外,惠爱偏于里中。其诗文著作颇多,惜俱散佚未传于世。

徐汉(生卒不详) 

徐汉,字竹溪,硕翁长子。克承先业,早岁游黉。明正德间(15061521),吏部根据他的才行,授予八品冠带。凡于当世要务有关民生国计者,积极参与或建议朝庭实行之。晚年隐居乡里,手不停披,训诲子弟于濂、洛、关、闽等书(即宋代理学的4个主要学派),发微阐幽,士林啧啧称道。虽居住在乡间,但慕名拜谒者颇多,车马盈门不绝。

徐履仁15651623 

徐履仁,字熙宇,徐景竹之次子。少攻举业,经史百家无不贯通。时吴江知县霍维华以吴江田赋繁重,为杜绝参错隐匿之弊,编制《履亩清册》,聘徐履仁参与履亩丈量,定丘形,均宽窄。此例在很长时间内为各位县令所遵守,号《霍册》,其中也有履仁之功。与名公巨卿常相往还,学士文人无不仰企。时吴江遇灾荒,将家中存粮以赈乡里,捐出物资以助农作。此举被朝廷得知,特钦赐七品冠带,出任相应官职。因对官场厌倦,借故推辞,遂匿居西漾港,建稻香楼于屋之西偏,登临歌咏。著有《稻香楼集》。生平耽于经史,不问家计,家产有4000余亩土地皆潘孺人(平望潘耒之祖姑)相助。子四:允谦、允恭、允和、韫奇。女一,适庠生凌仲开。卒后葬二十八都大义圩。

徐媛1567—?) 

徐媛,字小淑,明太仆徐时泰长女,徐灿祖姑。适明副使范允临(长倩、忝岳,范仲淹裔孙,明万历年间文学家)。她在少女时代即擅诗文,当时有“谢娥后身”之雅号,与同时代的陆卿子称“吴门二大家”。《明诗综》引姚园客曰∶“小淑诗文与陆卿子齐名,然徐媛以绮丽胜,才情稍逊于陆”。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称她为多读书,好吟咏与寒山陆卿子唱和,吴中士大夫望风附影,交口而誉之。有诗文集《络纬吟》12卷。

徐允和15781644

徐允和,字剑津,韫奇兄、徐釚三伯父。性豪侠负气务奇。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他得知北京城陷,料知明朝光复无望,遂面向北方怒目而视并曰∶“人不能为国家捐躯杀贼,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话毕,投河殉节。

徐韫奇15991667

徐韫奇,字季华,徐釚父。少颖异,博学多才,18岁那年,吴江知县霍维华邀其去县署从事文字工作,他以笑对曰“吾岂肯缚袴为县官吏耶”。嗣后不与外界接触,发愤读书。因学业有成被吴江县教谕甘学阔赏识,直接升格为县诸生。明末战乱时期,朝廷规定由地方富户轮流承运漕粮到北京,承担此项运送事务不仅耗费极大,而且山东地段社会不安定,抢劫事件时有发生,凡轮到承担运送漕粮的富户,大多数都遭到家破人亡的结局。有一年,轮到其长兄徐允谦承运漕粮,长兄一时筹措不齐承运所需费用,他即主动支付所缺部分。明末,吴江吴昜、孙兆奎、沈自炳等有胆有识之士组织抗清武装队伍,侄儿徐鑛积极参与并成为地方反清斗争的领袖之一。后因斗争失败,徐鑛虽走匿,但清政府下通缉令,命其家交出徐鑛。徐韫奇出面与负责审理案件的御史交涉,结果以籍没家产为条件得以释罪。事后,又拿出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家产分给其兄家度日,为此几经周折家业已衰,然“利人之心犹未已”,经常为他人排忧解难。晚年悉心研究医术,为乡人“救死扶伤”。他“于利无所好”,闲暇时手抄书史,莳花种竹以自娱。著有《吴郡志略》《闲窗集》《异适志集》《医略》等。

徐鑛1598—?)

徐鑛,字掌文,号我西,允谦长子、徐釚堂兄。弱冠補庠生(《苏州府志府学忠孝题名录》载为举人)。少负才名,通武略。肝胆过人,襟怀阔达。以御流贼有功,授奉直大夫兵部职方司郎中。甲申(1644年)之变时,其叔父徐允和、堂弟徐鑌投河而死,感时愤事,建议恢复(反清复明)。乙酉(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夏,会同本邑吴昜、孙兆奎、沈自炳、沈自炯等组成抗清义军,合兵长白荡与清军开战,战败后退往浙江宁波,意欲从海道进入福建,积聚力量再与清兵对仗,因沿途受阻无法前往,遂潜回吴江,会见吴昜暗中约定第二年再起兵。不料吴昜被清政府逮捕,自己也被通令缉捕,无奈避居浙江武康,在那里设馆授徒。当时,武康科第贡举大半都出自徐鑛的门下。作难事诗三十首后呕血殁于浙江临溪。无子,以弟徐钺长子沁芳为嗣。葬沈家港珍字圩祖茔之南。著作有《我西集》《临溪杂咏》等。

徐鑌(?—1644 

徐鑌,字子真,允和长子。邑庠生。性格刚烈,通晓军事。与堂兄徐鑛一起参加吴昜、孙兆奎领导的抗清活动,于抗清战斗中显出威武勇猛之气概。当闻及父亲允和投河殉节后,即赶赴现场号啕大哭∶“父死于君,子死于父可也。”言毕,纵身跳入其父殉节处,以一死明大义。

徐釚16361709

说明: P1190665 徐釚,字电发,号虹亭,晚号枫江渔父,菊庄老人。西濛港人,后迁居松陵镇。少即颖悟,读书一目数行辄能成诵。13岁时诗作即有“凉风有意飘团扇,残月无情入小楼”之句,博得诸老宿儒嗟异。长益工古文诗词兼通制举业,又善画山水,其中部分人名人画谱。青年时入慎交社,声誉日起。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经大司农梁清标推荐,取得二等八名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纂修《明史》。十九年二月清军克复重庆,二十年十月攻占昆明,他先后作《平蜀颂》《平滇雅》。因为忤逆权贵,在翰林院整编时,被列入调出。有好友劝其行贿以免罢黜的处分,他断然拒绝,回曰:“人生出处固有天焉,我唯自信无愧而已,安用此哉。”对他的处理举朝惋惜,各为歌诗以赠。康熙丙寅年(1686年),因病告归故里。回吴江前,游历过浙闽江右(江西),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河南)。游历所至,皆与名流雅士相题咏。题辞诗赋被当地人珍藏传抄。康熙皇帝南巡路过吴江,赐给他御书,下诏让他按原官起用,但吏部却拖着不办。徐釚以年老兼病不能就职谢绝。对人说∶“吾壮岁不能事人,今老矣,尚不畏嚣尘况味耶。”在吴江县城西门内下塘街屋后园圃中筑小亭,额曰“丰草”,秀水朱彝尊题写匾额,远近耆宿潘耒、朱彝尊等常在亭中整日觞咏。

他的《菊庄词》,被朝鲜贡使仇元吉以金饼购去,并留题:“中朝觅得菊庄词,读罢烟霞照海湄。北宋风流何处是,一声铁笛起相思”。他与秀水(今属嘉兴)朱彝尊是姻亲,同时录取博学鸿词科,同入翰林院,又相宅为邻。朱彝尊遭贬,徐釚亦回到吴江,虽然分属江浙,但百里邮签朝发夕至,一舸往还互商旧业,白头二老隐于东南,碰见他们的人都以为是神仙。徐釚70岁时,朱彝尊带着请人画的《二老垂纶图》前往祝贺,上面有刑部尚书王士禛(号阮亭)题的绝句,“十载吴江狎钓丝,笔床茶具似天随。朝来宣赐蓬池上,却忆鲈乡亭畔时”。

苏州沧浪亭内五百名贤祠中,有他的石刻像,像旁的评语“朝衣一脱归身钓乡,水天闲话艺苑笙簧。”徐 釚著作主要有∶《词苑丛谈》12卷、《南州草堂词话》等。

徐铣16521727 

徐铣,字公卫,号半村,韫华第三子,徐釚二弟。邑庠生。颖敏嗜学,自幼受学于名流杨天社,杨察其聪敏好学必能成器,故将女儿许配给他。曾两次参加乡试,都未中榜,从此对于功名淡然,而对经史百家诸书仍寒暑研读未尝或懈。其兄徐釚以获取博学鸿词科成名,而他亦以学识广博为时人所推重。同邑著名学者潘耒赞叹徐铣的才思说∶“予向有落花十首,久亡其稿,今公卫多至三十首,意不复词,不泛运思新而比类切远,胜予昔年所作,公卫不以诗鸣而敏丽,乃尔能者,固不可测耶。”他性仁慈,敦孝友,善交游而拙于理财。喜名山大川,游历过京、川、陕等地,前后达30年之久。无子嗣,晚年生活在长女家(平望唐家坊顾氏),虽如此结局,仍“讴歌吟自得,日与故人放纵于棋酒间以自乐,而绝不为境寓所困”。著述甚多,但因家贫,未能付梓而失传。

徐养浩16631719 

徐养浩,字直方,号尊江。徐釚长子,徐灵胎之父,世籍浙江嘉善。明正统年间其六世祖硕由吴江南麻村迁西濛港。西濛港近分湖,土腴美,虽若潦萟稻倍收获,以致四传至熙宇时(徐釚祖父)累田数十顷,岁入益多。凭家庭富有条件由太学生(明清时期最高学府之学生)考授州司马。喜读书,有一次乘船过五龙桥处船倾覆,被人救出时手中独抱住一部《资治通鉴》不放,成为当时美谈。精通水利之学,巡抚张清恪特聘他负责江南水利工程,著有《吴中水利考》等书,载入《苏州府志》《吴江县志》。平生不谈人短,待人极和而敬,虽见幼稚必肃衣冠不失礼,宽而能容有犯不较。口吃不擅言谈,有时与众论及古今事,人各逞己说,他虽提出较中肯的说法,但从不逞能;而与子侄辈叙谈时剖决是非,晰理精要,引证详核考之于书,毫无半点马虎。至闺阃猥亵之事,尤绝诸口。为了规范自己的言行,备有功过簿,每日所言所行必记载明白,从不疏忽,虽所记之功多于过,还常常责备自己不应有过出现。待父母非常孝顺,一切家事悉数揽在自己身上。壮岁时与两个已婚弟弟未分居,父徐釚去官南归,作南北游时,家事全交其管理,治家严整,内外秩然,因此使徐釚得以半历九州而无内顾忧。喜好书籍,遇有旧本秘帙,不计贵贱购进。有一年遇灾荒,他思念贫士之苦,特设典书局,不论书之全与不全,只要有书即可去典押换钱。对于贫穷者施给过冬衣物,无钱买棺成殓者则施棺。对于公益事业必尽心竭力而为之,如修吴江长桥、疏浚河道及修建圣庙、学宫等无不与谋。徐釚殁后,兄弟间分居,家产由两个弟弟各自挑选,剩下归己。亲朋邻里对此举称“积德累仁,不愧孝友者矣。”生有五子二女,长子徐灵胎,其次为徐如桐、徐如彬、徐如松、徐如柏。三、四、五子在三年内相继死亡,因悲伤过度,得呕血症而亡。

徐大椿16931771

说明: P1190664徐大椿,一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因清乾隆皇帝召他进京的圣旨称其灵胎,以后才以字行。祖籍北厍,在其祖父徐釚时迁居至吴江北门城外书场院。聪颖过人,天性笃实,考上太学,因在试卷上写“徐郎岂是池中物,肯随凡鳞逐队游”,而被指行为狂放剥夺功名,遂绝意仕途,转而潜心攻医,对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水利也无不钻研而得其要领。尤其对医理钻研更深,投药开方因人而异,针对病情辩证施治。曾医治好六天不言不食目光炯炯直视的怪病人,治愈初生婴孩体无表皮,两股间有剧烈针刺感的风癣,胸部受伤气绝等疑难杂症和急症。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他被召进京为大学士蒋溥治病,会诊时众御医嗫嚅不语,惟他认为其病不可治,过立夏七日必死,至时果真死亡。乾隆皇帝赞赏其医道医术,命入太医院供职,他以年迈为由,坚辞不就。长期在农村行医,经常往来于江湖港河之间,对吴江一带的水系、水情了如指掌,对治理太湖水患有独到见解,指出:“盖治太湖之法不患来水之多,而患去水之少……,来水过水出水三者相称则已无水患也。”乾隆二十七年,江苏巡抚庄有恭欲开挖震泽73港,以泄太湖水。他建议∶这些港并非太湖下流,开也无益,县城附近的10余条港才是下流,宜开挖这些地方。因他言之凿凿,巡抚就接受他的主张行事,此议对吴江地方农田水利事业非常有益。乾隆年间,吴江编纂的江震两县县志中凡地图、疆域、星象分野、河流水利诸篇均出自徐灵胎稿。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再次特诏进京为中贵人治病,徐灵胎年已79岁,自知不胜长途跋涉恐难生回,令次子徐爔同行,果然到京之日即病倒,未几即卒于寓所,朝廷特赐帑金(国库银)命徐爔扶柩以归,于翌年十月六日,葬于越来溪黄字圩。墓地因地势低涯,于乾隆五十七年迁葬到吴江县二十七都副八图大竞字圩(今八坼镇凌益村),墓前石牌坊匾额上刻有“名世鸿儒”。牌坊两侧刻着徐灵胎临死前自撰两联,其一:“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其二:“魄返九原,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浙江嘉兴市至今尚有兰台药局,乃徐灵胎生前所创,专制“灵胎方散丸”行世。其医学、音律、水利等著作甚多。有《难经释》《神农本草百种录》《伤寒类方》《医学源流论》《医贯砭》《兰台轨范》《慎疾刍言》《洄溪医案》《洄溪道情》《乐府传声》等。参与《吴江县志》编写。

参考资料:《清代七百名人传》、光绪《吴江县续志》、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等。

徐煐(17281761

徐煐,字昭时,号少泉,灵胎长子,邑庠生,嗜书工词,观其为文博览典籍,非成、弘、正、嘉不欲观,非清、真、雅、正不下笔。所刊《臣子备览》《真容传》等篇皆行世。其为人也从善如不见及,穷苦者必恤之,忧患者必拯之可谓仁且义矣。然家世隆不见其荣,文章高不见其贵,治学优不见其名传,好行善不见其厚报,年仅34岁抛妻别子离开人世。

 17321807

徐爔,字鼎和,号榆村,别署镜缘,祖籍西濛港,后居松陵,徐灵胎次子。与文成公阿桂有布衣交,倜傥有文风,虽从父行医,却并不专注医道,也不重视科举之业,通音律,善词曲。著有《镜光传奇缘》《写心杂剧》。《写心杂剧》全是叙述作者亲历,寄托胸中感慨之作。在《写心杂剧》的自序中云:“写心剧者,原以写我心也。心有所触,则有所感,有所感,则必有所言,言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能已者,此杂剧之所由作也。”著有《蝶梦龛词曲》4卷、《梦生草堂诗文集》4卷、《曲池花影诗钞》等存世。

徐燝(17361760

徐燝,字星灿,徐灵胎幼子。府学增广生。6岁入塾能读书四五十行,经史百家诸篇全都精读过,而且每一二过目即能牢记在心。然生性诚笃,惟求明理,不役旦夕功名,已卯(清乾隆二十四年)乡试不中,恬淡自如。年25岁未婚而亡。著有《晴川楼》4卷、《易经系辞说》2卷,皆被前辈名公所赏识。

徐灵胎家族氏世系简表

说明: 徐灵胎家族氏世系简表

(原载《吴江名门望族》)